微型小说

小说的样式之一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1]
中国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有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沈从文等作家写作了一些微型小说作品,新时期以来是中国微型小说发展大繁荣时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微型小说作者和作品。[2]微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很重要,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洞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以及能及时捉捕自己头脑中稍纵即逝的灵感。 [3]微型小说“书面叙事”的文学特点有新、奇、情、巧、 趣、智、味。[4]
小小说作品《杭州路10号》获得了第三届(2005-2006年度)“金麻雀奖”,这是国内小小说的最高奖。这部作品成为国内小小说界常提到的经典名篇,也是于德北的小小说“代表作”。[5]《夜半搭车》等九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第十八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6]

简介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炙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浮生萦云》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