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著长篇小说
1
4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语: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866年1月开始刊登在《俄国导报》上,1866年12月连载结束。[1]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59年就有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的打算,19世纪30年代一件轰动一时的法国刑事案件是这部小说之来源。之前他本人流放服苦役的经历,与底层罪犯接触中的种种感悟与思考,以及他在1866年遭遇的财务危机,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他于1865—1866年创作了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2]
《罪与罚》是一部集犯罪侦探故事、社会批判、心理分析、思想交锋和宗教忏悔于一身的小说。[3]小说描写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极度贫困而从法律系辍学,靠母亲和妹妹的接济艰难度日,他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用斧子先后杀死了贪婪的放高利贷老太婆和偶然发现凶杀现场的老太婆的妹妹,并抢走钱和首饰。从现场逃回家之后,他经历了恐惧、挣扎和内心痛苦的折磨后,在基督徒索菲娅姑娘的引导下投案自首,被轻判,最终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4]小说通过对底层小人物悲惨境遇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与社会病态的一面,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描写了苦难、救赎、宗教之主题。[5][6]
《罪与罚》的成功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如果说《地下室手记》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分析的运用走向成熟,那么《罪与罚》则将他的作品从心理分析提高到哲学和宗教的思考高度,在世界文学史上,为他带来了世界声誉,奠定了他极其重要的文学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7][8][3]

成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