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琴-抖音百科
三角琴为俄罗斯族所独有,因琴身主体呈三角形而得名。俄罗斯人称之为“巴拉莱卡(балалайка)”。三角琴的共鸣箱表面为边长40厘米的三角形,正中偏下装有支弦的横码。顶端镶有60厘米长的琴把,上嵌骨片制作的发音品位。琴把顶端略显宽大,呈倾斜状,装有三根弦柱。演奏时,或用牙拨弹奏,或用指甲弹奏。声量较小,适用于独奏和家庭小聚时伴舞。 起源
三角琴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第一次有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1688年)。阿列克谢沙皇在位时,非常讨厌俄罗斯当时的民俗文化。1648年,阿列克谢沙皇命令收缴并销毁所有的俄罗斯民间乐器。违抗命令的人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并流放到俄罗斯境外(乌克兰等地)。阿列克谢沙皇继位的年月里,在俄罗斯制造了一幕幕残酷与凄惨的悲剧。阿列克谢沙皇死后,此禁令也如同他的躯体一样随之腐朽消散,历史上曾称此为“最平静的年代”。 17世纪末期,沙皇对俄罗斯民间音乐艺人的迫害渐渐平息下来,慢慢的更多人又重拾三角琴。到了18世纪末期,俄罗斯三角琴在民间非常流行。乡村的小伙子们弹奏三角琴,用它动听的音乐来打动自己心仪的姑娘。不仅如此,宫廷乐师们也逐渐对三角琴产生好感,如圣彼得堡的男低音歌唱家派特维尤为喜爱弹奏三角琴。到了19世纪,上流社会的人都吹口琴,富人也几乎不知道三角琴的存在,因为穷人买不起口琴,只有弹三角琴。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年轻的地主安德维夫,在从圣彼得堡回府邸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他的奴仆安提普弹奏三角琴的声音。安德维夫自认为是俄罗斯乐器的鉴赏行家,但他却从未听过这么美妙的声音。极大的求知欲使他对这种奇妙的乐器做了仔细的研究,并学会了如何弹奏。并在后来对三角琴进行了改进,使音色与演奏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