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

1946年创立的公立学校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位于静安区,是一所具有一流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市西初级中学建校初期称作沪西初级中学,后历经与向群、武定等初中合并且重新命名,扩大至今日的规模。市西初级中学原有三大校区,现主校区与市西中学合并,现址在愚园路460号;初三部分校区在万航渡路600号。市西初级中学现拥有49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80余名教职员工,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公立初级中学之一。学校传承了市西中学老校长赵传家先生提出的“好学力行”的校训,整合市西、沪西、向群三所学校的办学经验,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实践体验,自主发展”。[1]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1870年-1914年)

1870年,凯瑟琳·邦尼(Catherine V. R. Bonney)女士在虹口美租界创立了欧亚侨童学校(Eurasia School),是为市西中学的前身。侨童学校为当时在沪上的欧裔和亚裔居民的孤儿提供男女合校教育。最初的校址设在虹口米勒路(今峨眉路365号)。邦尼的善举得到本埠和外来居民的赏识,英商汉璧礼爵士(Sir Thomas Hanbury)更是捐赠了大笔钱款。这令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82年,汉璧礼建议上海工部局接管侨童学校。提议未遭采纳,但是工部局同意拨款维持学校的运营。1890年,工部局最终决定接管学校,并将其易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Hanbury Elementary School)。一年后,汉璧礼学校搬迁至蓬路15号(今塘沽路170号),并且进行了扩招。
1911年,工部局在沪西越界筑路,修建了今日的愚园路。翌年,工部局成为汉璧礼学校唯一的资金来源,学校教员亦成为工部局雇员。1914年,汉璧礼学堂的小学部被分拆为汉璧礼男校和女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