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合称。[3]明代的李渔还有着“四大奇书”的这样一个说法,“四大奇书”的概念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明代四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合称。在清代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之后,去《金瓶梅》而取《红楼梦》。[2][4]“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这一说法至少可追溯至1981年,学者郑国铨在其出版的《文学理论》中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称为“四大名著”,可见对于这一说法的认可。[5]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因读者喜爱,受到热捧,被称作四大名著。[3]《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6][7][8]《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忠义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长篇小说,[9]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白 话长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白话长篇章回小说进入成熟的大发展时期。[10][11]《西游记》由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12]《西游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1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是清代曹雪芹著、高鹗续(有争议)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创作于康乾时期,生动描绘了这一时期皇室、贵族和民间的历史画面,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特权阶级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矛盾、封建礼教与个性解放之间的冲突。[14][15][16] 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其中多个章节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有重要的艺术成就,还有深远的教育意义。[17]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18]
历史沿革
说法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