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曜

东晋第九任皇帝
司马曜(公元362年—公元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晋简文帝第六子,其母为孝武太后李陵容,东晋第九任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372年到公元396年。[1][2][3][4][5]
司马曜生于晋哀帝隆和元年(公元362年),在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七月被封为了会稽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司马曜被封为太子,同年,简文帝驾崩,司马曜继承皇位,为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正月,在司马曜行冠礼后,崇德太后便交还了国政,司马曜开始正式执掌政权。执政期间,司马曜抵御了前秦的侵扰,并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九月,司马曜命琅邪王司马道子主管国务院六项事务。而后,谢安逝世,谢玄自除兵权,司马道子便接收了谢氏权力,司马家逐渐恢复了皇权。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二月,因司马道子权力过甚,司马曜又任命王恭[yǎn]青二州刺史,以暗中制衡司马道子。[1][6][7][8][9][10][11]但司马曜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造成朝政日趋昏暗。[12]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司马曜酒后戏言,惹怒了张贵人,被张贵人令婢女用被子捂死,死后葬于隆平陵谥号孝武皇帝,庙号烈宗。[1][2]
史学家吕思勉也在《两晋南北朝史学》中曾评价过司马曜,认为司马曜性格愚昧且钝挫,虽然打败了前秦皇帝苻坚,且凭借淝水之战争取到喘息的机会,但运气成分大于实力,并不是他有平定叛乱的统筹能力。[13]

人物生平

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