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冠(1595~1646)字元甫,号寄庵。[1][2]江西进贤人。[3][4][5]明天启二年(1622)文震孟榜进士第二人。[6][7][8]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十年(1637),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崇祯十一年(1638),因误批奏章引罪归乡。[9][10]直到清顺治二年(1645),南明福王命以原官职督师江西,后来因为嗜酒误事,被弹劾致仕。清兵攻入,傅冠被村人出卖。清兵统帅李成栋欲劝降,傅冠义正词严,慷慨赴死。[11]临刑前,傅冠赋诗诀别。著有《宝纶楼集》。[12][13][14] 正文
建议皇帝“欲施政令,必治精神。欲致功能,必集才力。欲精神之四周,当明体要,欲才力之毕出,当别流品”。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