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虾

龙虾科龙虾属下的一种节肢动物
1
4
中国龙虾(学名:Panulirus stimpsoni),别名龙虾、[8]青龙虾、大龙虾,[2]龙虾科龙虾属节肢动物[1]一般体长20-35厘米,一般体重500-1500克,最重的可达3000克。[5]其外壳坚硬,体色绿中带褐,[2]并杂有小白点。[6]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2]头胸部略呈半圆柱状,[6]头胸甲表面覆有软毛和棘刺,[2]鳃区无刺毛而具有小颗粒。[6]腹部较扁,有小白点,腹肢红褐色,腹部有6节,每一腹节之间背甲中间均有横沟。具2对触角。有5对步足,具黄白色条纹。除雌性第5步足末端呈半钳状之外,其余皆爪状。游泳足4对,薄而软。雄性单肢型,雌性双肢型。尾节较宽,尾肢与尾节构成宽大、柔软、半透明的尾扇。[2]
中国龙虾分布于东海、南海沿岸浅水以及海南岛沿海,[3]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泰国、越南较为少见。[9]常生活在7-40米深的海区,[2]栖息于岩礁、珊瑚礁隙缝间,[3]以及乱石堆等处,[2]还有的生活在泥沙质浅海的海底。[6]
中国龙虾一年四季均可捕获,[10]是龙虾类中的主要经济种之一,[3]还富含鲜味氨基酸且氨基酸相对较为均衡,蛋白质含量达18.9%,营养价值较高。[11]2009年,中国龙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数据缺乏(DD)。[9]中国福建省将其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

命名与分类

中国学者董聿茂等人于1958年描述了龙虾下目2科3属4种,他对当时尚未发表的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进行了描述,但错误将其鉴定为糙甲龙虾(Panulirus dasypus)。甲壳类分类学家霍特威斯(Holthuis)于1963年发表了在中国分布的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1978年他对此种含模式标本在内的多个标本作了详细的描述和相关分类问题的讨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