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柏木

柏科柏木属下的种
西藏柏木(学名Cupressus torulosa D. Don),又称干柏杉、喜马拉雅柏、喜马拉雅柏木,为柏科柏木属的高大常绿乔木。世界范围内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有分布[1]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等地,四川贵州等地也有引种栽培[1]。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评估,西藏柏木被归类为濒危(LC)等级。[2]在2021年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西藏柏木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3]
西藏柏木的枝干排列成圆柱形状。这种树的枝干大约生长两到三年,呈现出灰棕色的颜色。鳞叶密集地排列在枝干上,形状接近斜方形。该树的球果较宽,呈卵圆形或近似球形,成熟后呈深灰褐色。球果内部包含5到6对种鳞,其顶部呈五角形,并具有放射状的条纹,种子两侧具有窄翅。[1]
西藏柏木有较高的功用价值。其木材淡褐黄色有香气,纹理直,材质坚硬易加工,是建筑、桥梁、车厢、造船、家具等用途的理想材料,也可用于提取芳香油[kǎo]胶等[4]。树形美观,可栽培作庭园观赏树种和四旁植树[5]
2016年,西藏启动了一项调查工作,旨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该调查的目标是了解西藏地区36种野生植物的现状情况,其中包括西藏柏木。其目的是为了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6]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