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1
4
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2]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3]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Ⅲ委员会和第Ⅵ委员会主席、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等。[2][4]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博士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3]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1986年李德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6]。1991年至1994年,李德仁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0年,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2013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2025年,被聘为武汉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7][3][8]
李德仁主要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8]首创了“李德仁方法”,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3][4]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开启卫星测绘地理信息新征程,而且还开发了三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StarGeoGlobeGeoSmart),广泛应用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2]此外,1988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9年至2020年,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一等奖1项,2017年,李德仁获得第八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9]2022年,荣获布洛克金奖。[3][8]2024年6月,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