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

泌尿系常见病
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结石中的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1次尿路结石[1]。肾结石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性别、年龄、种族、体重指数、职业、水的摄入量、水质、气候和地理位置等[1]。肾结石好发于中年男性,男性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女性好发年龄分别为35岁和55岁,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达5%~10%[3]。身体的代谢异常 、尿路的梗阻、感染 、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1]。结石根据成分的不同也可分为几种类型,草酸钙结石最常见,磷酸盐、尿酸盐、碳酸盐次之,胱氨酸结石罕见[1] 。肾结石的主要症状是肾区疼痛血尿,症状严重程度与结石部位 、大小、活动与否及有无损伤、感染 、梗阻等有关[1]。由于此病复杂多变,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不同[1]。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治疗[1]

疾病分型

肾结石的组成与成分
结石成分
-
比例
外观和性质
含钙结石(80%)
60%
一水草酸钙呈褐色,铸型或桑葚状,质地坚硬;二水草酸钙呈白色,表面结晶,质地松脆
20%
浅灰色,坚硬,可有同心层
感染性结石(10%)
碳酸磷灰石
-
深灰色或灰白色,鹿角形,松散易碎
-
-
-
-
尿酸结石(10%)
尿酸、尿酸盐结石
-
黄色或砖红色,圆形光滑,结构致密,稍硬
1%
土黄色,蜡样外观,表面光滑,可呈鹿角形
其他结石
药物结石
1%
-
参考文献[3]

病因与发生机制

身体代谢异常、局部尿路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