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鹌菜

菊科黄鹌菜属植物
1
4
黄鹌菜(学名:Youngia japonica(L.)DC.),菊科(Asteraceae)黄鹌菜属(Youngia)植物[3],又名黄瓜菜、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1]。黄鹌菜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4]在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朝鲜等国家和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等地区均有分布,黄鹌菜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生于山坡、山谷、林缘、林下、林间草地、潮湿地、沼泽地、田间与荒地[3]
黄鹌菜高10-100cm,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单生或少数簇生,茎基部或上部分枝,被细毛或无毛,茎下部被柔毛[3][5];叶基生,膜质,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大头羽状深裂或全裂,有翼,边缘有粗齿,被皱波状柔毛,极少有1-2茎生叶,黄鹌菜头状花序小,头状花序含10-20枚舌状小花,少数或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舌状花黄色[6],瘦果压扁纺锤形,褐色,冠毛白色[7]
黄鹌菜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8]。在瑶族地区应用十分广泛,在瑶医药中黄鹌菜又被称为“兵赖”或“野青菜”,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乳腺炎、肝硬化、虫蛇咬伤等,可药用亦可食用[2]

历史记载

黄鹤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黄鹌菜,生密县山谷中,苗初塌地生;叶似初生山莴萱叶而小,叶脚边微有花叉;又似孛李丁叶而头颇团:叶中撺生葶叉,高五六寸许;开小黄花,结小细子,黄茶褐色;叶味甜[8]。《纲目》以此著录于菜部,云:“此菜二月生苗,田野遍有,小科细荠;三四五月开黄花,花与茎、叶并同地丁,但差小耳;科数花,结细子,不似地丁之花成絮也[8]。《植物名实图考》则谓黄瓜菜:似苦荽而花甚细,《救荒本草)黄鹤菜即此[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