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伯利亚鲟-抖音百科
西伯利亚鲟(学名:Acipenser baerii),又称贝氏鲟,是鲟科鲟属动物。[1][2]它的体型为长纺锤形;最长可达200厘米,重约200~210千克。[3]头呈三角形,有吻须4根,体被5列骨板,尾为歪尾形。[3][5]体背侧为灰褐色,腹侧银白色。[6] 西伯利亚鲟主要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向喀拉海、拉普捷夫海及东西伯利亚海的流域;也有在哈萨克斯坦及中国的额尔齐斯河生活。[4]它是广温性鱼类,多生活在中、下游河流中,主要栖息于淡水中,会进入半咸水水域,但很少进入海水水域。[3][7] 至2022年,西伯利亚鲟的种群数量在减少。[4]2021年,其野外种群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19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等级。[4][8]它的肉可食用、卵可制成鱼子酱,且富含氨基酸、矿物质等元素,具有经济与营养价值;但其为野生保护动物,不可私自捕捞。[3][7][9][10] 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鲟约重200~210千克;最长可达200厘米。[3]其体呈长纺锤形,背侧较窄,向尾部延伸变细;头长是全长的16.7%~27%,体高是全长的9%~16.6%。[3][7][5]体背侧为灰褐色,腹侧银白色。[6]其骨骼大部分是软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