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易卜生

挪威戏剧家、诗人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3]。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3][1]
1828年亨利克·易卜生出生于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现名奥斯陆Oslo)南部的小城希恩(Skien)。[1][4]
易卜生幼年时家境殷实,但1836年父亲经商破产后,家道中落,日益贫困。1843年,15岁的易卜生步入社会,成为一名药房学徒;闲暇时,他痴迷文学并自学拉丁文和希腊文。易卜生的创作生涯始于青年时期,早期作品以诗歌和诗剧为主,后创作出了《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经典作品。[1][5]
1863年9月,易卜生获得挪威当局的旅行津贴并开始跨国旅行,此后其作品的国际主义日益凸显。1891年7月,易卜生结束异域漂泊回到挪威。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在克里斯蒂安尼亚逝世,享年78岁。[1]
易卜生的剧作以现实主义打破了西方浪漫主义的传统叙事基调,在改变欧洲戏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6]为纪念其功绩,挪威政府在易卜生逝世时举行了国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