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山寺-抖音百科
寒山寺,曾用名“妙利普明塔院”,古称枫桥寺,位于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园林类别为寺庙园林,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归属于苏州市寒山寺管理,面积约为10030平方米。[2][1][5] 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19年),之后数百年间多次损毁和修建;宋代时,重建七层佛塔。元末、明初时期,佛塔毁于战火,随后明代重建佛殿、丈室、山门、法堂,清朝遭遇两次焚毁。1949年以后,寒山寺得到了全面的整修,并于1955年首次对外开放。在1979年,寒山寺举行首次听钟声活动,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在2003-2004年间,寒山寺投入资金数千万元,对寺院的长廊、天王殿、寒拾殿行了修缮。寒山寺于2007年3月启动大钟、大碑工程,完工后于2008年12月获得世界上”最大的诗碑“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佛钟“共两项“世界纪录”。[2][6][1][3] 1980年,寒山寺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苏州地区旅游热点,修复工程继续紧张进行。修复工程让寺庙的面貌得到恢复,因此当年接待中国及国际游客47万人次。[7] 名称由来
塞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古称枫桥寺,曾用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更名为寒山寺,宋代更名为普明禅院及枫桥寺,元、明、清、民国至今一直沿用寒山寺寺名。[2][1]寒山寺得名于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在唐代,有位名为寒山子的高僧到此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中记载:“有寒山子者,来此缚以居。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