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山雀

中国的特有鸟类之一
红腹山雀(Père David's tit学名:Parus davidi),又名辉黑色山雀,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属于山雀科山雀属。红腹山雀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和四川等地,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针叶林或竹林间。模式产地在甘肃省南部。
红腹山雀体长11-12厘米,体重10-12.5克。头部黑色,额头、头顶至后颈白色,在黑色头部两侧形成一大块白斑,十分醒目。背部橄榄褐色,翅膀和尾巴黑色,腹部棕栗色。红腹山雀与相关的暗色山雀(P. lugubris)相似,但暗色山雀的头部和颈部为黑色,没有白色斑纹。
红腹山雀喜结小群,在阔叶林、桦树林、混合林和针叶林的树冠层轻盈活泼地活动。它们能发出多种声音,包括嘶嘶声、吱吱声、“chick-a-dee”声和t'sip't-zee叫声。红腹山雀的分布仅限于中国境内,是中国特有鸟类之一。红腹山雀已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特有鸟类。[1][2]

特征

红腹山雀体长在 11 至 12 厘米之间,体重为 10 至 12.5 克。它的头部呈现出深邃的黑色,而额头、头顶直至后颈却为洁白之色,在黑色的头部两侧,形成了一大块极为醒目的白斑。其背部呈橄榄褐色,翅膀和尾巴为黑色,腹部则是棕栗色。红腹山雀与相关的暗色山雀(P. lugubris)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暗色山雀的头部和颈部皆为黑色,并无白色斑纹,这一特征使得红腹山雀能够轻易与之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