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1923年5月19日-2022年9月22日),原名任根鎏,本名任以奇,广东鹤山人。
1923年生于上海[2]1927年随家迁居广州,1938年重返上海。1940年,他赴苏北参加新四军,后因病返沪休养。[3]1942年,发表了首部译作《穿过狄士郡的军队》,[1]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2]1946年,《新文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即土耳其Sadri Eytem的儿童小说《黏土做成的炸肉片》,笔名易蓝,从此走上儿童文学翻译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创作儿童文学,同时继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4]1956年,在《少年文艺》发表《“没头脑”和“不高兴”》。1976年任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至退休。20世纪80年代初,任溶溶开始有意识地将安徒生奖获得者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尤其林格伦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界掀起热潮,给转型期的儿童文学带来了深刻影响。[5] 2022年9月22日,任溶溶在睡梦中离世,享年100岁。[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