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26重型直升机-抖音百科
米-26(英文名:Mi-26,北约代号:光环,英文:Halo )是由俄罗斯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厂设计和制造的双引擎军民两用重型运输直升机,于1985 年投入使用。[1]米-26T在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中按载重能力来衡量 在全球领先,具有突出的性价比参数。这种重型直升机广泛用于运输、后送、消防等各种任务。其最新的米-26T型能在机身内部或在外挂上载运多达20吨的货物。[9]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分析发现需要新的重型直升机来年满足500-800公里距离、重量为15-20吨的大型货物运输的需求。要实现上述指标,只有设计一种全新的重型直升机。[10]1971年,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的设计人员联合苏联中央航空动力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最终确定了经典的单旋翼设计方案,1971年重型 直升机项目被赋予新的米-26的编号。苏联科技委员会在1971年12月批准了米-26的初步设计方案。[7]1977年12月14日,米-26进行3分钟首飞。[5]1981年米-26首次公开亮相,参加了当年的法国巴黎航展引发轰动,北约给米-26直升机起了一个代号名为“光环”(Halo)。[2] 为了达到20吨的载荷设计目标,米-26尽管采用了经典的单旋翼设计方案,但是在动力、旋翼系统、机身旋翼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设计。米-26载荷重量比达到50%(米-6为34%),货舱容积和有效载荷方面是米-6直升机的2倍,而机身质量几乎保持不变,并且飞行性能显著提升。[6] 从1977年到2021年,苏联(俄罗斯)总共建造了339架米-26直升机。生产高峰时期为1984-1992年,平均每年产量超过20架,其中1990年的产量最高,达到38架。[3]米-26直升机大规模交付军队直到1985年5月才开始[11]1986年民用版本的米-26T开始装备苏联国内的航空公司印度是米-26直升机的第一个国外用户,此外还有一些米-26被出口到墨西哥、马来西亚、秘鲁、朝鲜、柬埔寨等国。[12]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