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

西班牙诗人
1
2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García Lorca,1898年6月5日-1936年8月19日)[1]又译作洛尔卡、洛加、洛尔加、羅卡或洛迦,是20世纪初的著名西班牙诗人和剧作家。
1898年,洛尔迦出生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北部的塞内斯德拉维加。塞内斯德拉维加的麦田、白杨树和库比拉斯河,成为洛尔迦生活和诗歌的中心主题。[2]洛尔迦1915年考入格拉纳达大学,1919年赴马德里学习,在那里与纪廉[a]、阿尔维蒂[b]、画家达利[c]、电影导演布努埃尔[d]等人结下深厚友谊。1927年《歌集》、《吉卜赛谣曲集》出版,他以坚实的创作为基础,成为“27年一代”[e]作家之首。[3]1929年,洛尔迦发表声明,公开反对里维拉的军事独裁政权。同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费留学。[3]背井离乡的经历、在纽约所见的种族主义和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以及阅读T·S·艾略特惠特曼作品让洛尔迦开始尝试超现实主义的新诗体,并击中表现在发表于1940年的诗集《诗人在纽约》中。[4]1932年,洛尔迦被任命为“茅屋”[f]大学生剧团团长,并在接下来的4年间率领剧团走遍全国偏远的乡镇农村,把戏剧送到人民手中。[6]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洛尔迦从马德里返回格拉纳达探亲访友,牺牲于法西斯匪徒手中,遭长枪党徒杀害(一说牺牲的准确时间至今无从考证)。[6]
洛尔迦的文学风格是高度视觉化和丰富的语言,着重于探索复杂的情感以及他的家乡安达卢西亚的风景和文化[7]。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语言生动形象,雅俗共赏,并经常探讨爱情、死亡和身份等主题。他还热衷于西班牙文化和民俗,并将其表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洛尔迦被著名西班牙戏剧家布埃罗·巴列霍[g]称为“当代最伟大的戏剧家”[9],其诗歌作品也被广泛译为多个语种。时至今日,西班牙和美洲仍有许多街道、校和礼堂以他的名字命名。[10]

人物生平

童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