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太阳鸟(学名:Aethopyga christinae),别称燕尾太阳鸟,是雀形目太阳鸟科一种体型非常小而纤弱的鸟,体长约9厘米,雄鸟头颈及尾上金属绿色,两根中央尾羽特别长,具赭[zhě]红色的喉斑,上体橄榄色或近黑色,余部污橄榄白色;雌鸟较小,上体橄榄色,下体浅绿黄色;它们的嘴细长下弯,舌呈管状,专门用来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称为“亚洲蜂鸟”。 常见分布于中国南方,范围包括海南岛,也及越南。在开花的矮树木丛生活,且能悬飞在枝头食蜜。 在1982年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小的鸟;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概述图来源)
物种学史
叉尾太阳鸟是太阳鸟科中的一种,该科位于进化树上与莺科相近的一支,生活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因适应环境需要,逐渐进化成和同样吸食花蜜的鸟较为一致的形态;该种最早由斯温禾(Swinhoe)1869年在中国海南岛发现并定名,由于中央尾羽羽轴为形特殊,1876年谢利曾将其单立一属;叉尾太阳鸟通常认定为有三个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