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Motor Train Unit/Motor Train Set,简称EMU/DMU)是铁路列车的一种牵引方式,特点是动力来源分散在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动车组有两种动力来源,包含使用柴油的柴联车(DMU,Diesel Multiple Unit),或以架空电缆或第三轨提供电力来推动电动马达的电联车(EMU,Electric Multiple Unit)。由动车与拖车组成、固定编组使用的车组[2]。即动车组由动车(有动力)和拖车(无动力)组成,自带动力、固定编组、两端均可操纵驾驶、整列为一体化设计的一组列车[4]。按驱动轴和驱动设备的布置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两种。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包括法国TGV、德国ICE1和ICE2、瑞典X2000和中国的DJJ1型等。动力分散型动车组包括日本新干线、德国ICE3和中国“先锋”号动车组等[3]。 动车组技术起源于地铁列车,诞生于20世纪初期,1903年7月8日,德国研制出一辆由4节动车和2节拖车组成的钢轨供电列车,为世界上首台电力动车组;10月28日,德国再造出三相交流电力动车组,试验速度达210.2km/h[6];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10km/h[7]。 动车组具有安全可靠、运行快捷、乘坐舒适、编组灵活等特点,是高效率、大密度的旅客运载工具。而且动车组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或摘挂机车,非常适合高速铁路高密度公交化穿梭运行。多数的动力分布式列车因加减速性能较佳、制动效率高,适合走停很频繁的通勤客运列车或是纵坡度变化大的崎岖地形。但因列车组里面各车厢的编组需固定,难以灵活变更调度,货运上的使用并不普遍,且维护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外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普遍采用动车组型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