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戏剧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1]
所谓的戏剧学,它指的是围绕着戏剧的文本、演出所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的学科研究。[3]戏剧学专业注重学生扎实的戏剧影视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评论能力的锤炼,涵养学生与戏剧艺术综合性特征相适应的艺术感悟及创造性思维,使其不仅掌握东西方戏剧的历史和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戏剧影视创作的基本过程,也熟悉有关表演、舞台美术、剧目策划等方面的相关知识[4]。毕业后可在戏剧院团、报刊杂志、电视台、科研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研究、评论、创作、教学、策划、采编、撰稿等工作。[1]

专业发展

学科意义上的“戏剧学”,是20世纪在德国形成的,概括地讲,现代戏剧学的成型和发展即这门学科独立化和体系化的过程。1899年,德国学者罗伯特·普罗尔斯在《关于戏剧学的回答》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戏剧学”这一学术概念。1923年,德国柏林大学(今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成立了戏剧研究所,麦克斯·赫尔曼受聘成为研究所教授,开启了戏剧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建立独立院系的历史进程。[5]
中国近代的戏剧学研究始于王国维,他的《宋元戏曲考》(又称《宋元戏曲史》,1915)以宋元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戏剧史研究的首部总结性专著。另一位对中国戏剧(戏曲)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曲学大家吴梅,吴梅的《顾曲麈谈》和《曲学通论》是中国曲学最早的系统性专著,为现代曲学研究搭建了理论架构。他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弥补了王国维的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