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麋鹿

鹿科大角鹿属的一种动物
爱尔兰麋鹿(学名Megaloceros giganteus),是鹿科大角鹿属的一种已灭绝物种,别名为大角鹿[1],拥有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鹿角。[7]爱尔兰麋鹿是具有代表性的史前化石物种之一,大约可以追溯到40万年之前[7][8][9]。其曾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主要栖息在开阔的草本植物区和树木繁茂的环境中。[1][10][11]大量化石记录表明,其分布范围一度西起爱尔兰,东至阿尔泰山和贝加尔湖,南起地中海北部和高加索地区,北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1][10]已知最后的种群发现于东欧和西伯利亚,年代约为公元前7660年。[8][9]
爱尔兰麋鹿体型巨大,肩高约为1.8米-2.1米之间,鹿角长达3.5米左右,重约40千克[12]体重约为450-600千克,最高可达700千克或更多,是旧世界鹿中已知最大的成员之一。[13][12]其是一种混合型食草动物,既能狩猎也能吃草。[3]一般会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活动,通过生长在水源附近的植物作为营养来源。[1]爱尔兰麋鹿的鹿角会因栖息地和气候环境不同而形态各异。[14]在特定的时期,爱尔兰麋鹿会脱落鹿角并在交配季节重新长出一对新的鹿角。[12]
爱尔兰麋鹿关于爱尔兰麋鹿最广泛的讨论就是其灭绝的原因,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爱尔兰麋鹿的灭绝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相关,但还尚未有定论,截至20世纪末期许多生物学家仍在研究当中。[15]

起源演化

爱尔兰麋鹿属于大角鹿属(Megaloceros),学者研究关于大角鹿属最早的记录是俄罗斯北高加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早更新世的部分鹿角。[16]研究人员马德(JanvanderMade)认为,希腊早更新世晚期的一个不确定的大角鹿属物种的遗骸非常接近爱尔兰麋鹿,因为二者在下第四前臼齿有共同的臼齿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