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绘画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美术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艺术学学士。[2]
绘画专业主要研究色彩、构图、素描、绘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进行插图、漫画、壁画、装饰画等的创作和绘制。毕业后可从事插画绘制、美术设计等工作。[2]

专业发展

绘画是传统与当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的领域,范围广阔。中国的绘画历史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3]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倡导实施具有社会化教育的学校课堂制。于是具有较为完整意义的绘画艺术教育开始出现在艺术专业学校和专科学校里,这些艺术学校大多受到师范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早期艺术教育体系。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的创办成为我国第一所国立专门艺术院校,我国自此逐渐形成 了近代学校美术课程的初期形态。[4]
2012年9月14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12年)》中,将绘画专业设为新开设专业,专业类别为美术学类,专业代码为130402,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