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祖泽,(1935年10月~)浙江省镇海县小港(现宁波市北仓区小港街道)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0年10月入伍;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2月被授予少将军衔。[6]他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实验血液学家,拥有少将军衔。1996年10月,吴祖泽任中国军事医学代表团团长,并出席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作主旨报告。[7]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位。[1][3][5][8][9]2019年,吴祖泽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7]
吴祖泽主要从事干细胞、放射医学等方面研究。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实验血液学的先驱,他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辐射损伤病人,首次发现造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发育相关进化规律与协同进化规律,研发多项治疗放射病及组织损伤的基因工程药物。主持规划了中国再生医学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前沿方向。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4][5][8][10]
1990年吴祖泽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9年,他被中央军委批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1]2000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称号;2015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207809号小行星,命名为“吴祖泽星”。[4][5][10]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