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侧,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5]自古就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1]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5]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6]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梁武帝在鸡笼山创建寺庙,曾四次“舍身”于此,并在寺院内颁布《断酒肉文》,为佛教素食肇始,[7]使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后寺庙毁于战火。隋、唐、宋、元时期,虽有在寺庙遗址重建佛院,但规模、香火远不能和昔时相比。[3] 直到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才在故址的基础上重建鸡鸣寺,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8]占地高达千余亩,殿堂楼阁、台舍房宇达三十余座,寺内常住僧人有百余人之多,使这座古老的寺庙又重现异彩。[9]明朝以后,鸡鸣寺逐渐年久失修,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大修过两次,康熙南巡时还为古寺亲笔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护名胜古迹,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古鸡鸣寺。从1983年动工,历经数年,将其修复,重新达到了明末清初时宏大的建筑规模。如今的鸡鸣寺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成为南京最重要的寺院之一。[3]
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