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农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1]
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地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内容包括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基本规律,以及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等。该领域的研究可应用于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监测等工作。[1]

专业发展

1952年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成立之初便开设了水土保持课程。1958年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开设了水土保持专业,此时为全国唯一的水土保持专业。[2]199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护专业,首批开设的学校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2012年,经教育部修订审批,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中将该专业划分到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3]。此后,专业的开设不断扩大,如今已经覆盖全国的多所高校。[4]

培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