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1]是英格兰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于871年继位成为威塞克斯(Wessex)国王。他是维京人的强大对手,在多次战争中保卫了英格兰的领土,并最终将其统一。他致力于加强英格兰的国防力量,进行军事改革,建造城堡,从而保卫领土。他推广英语的阅读和写作,鼓励传播基督教信仰,并在文学和翻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和军事战略,维护了英格兰的利益,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和领袖,被誉为“不列颠之光”。899年,阿尔弗雷德病逝, 在他及其子孙的努力下,撒克逊人的统治在英格兰得到全面复兴。[2]他的形象在文学、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中广为塑造,成为英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之一。[3]
生平主要事迹
人物早期经历
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49年出生在当时属于伯克郡(Berkshire)的皇家村庄旺特奇(Wantage),是国王威塞克斯王阿泰尔沃夫(Aethelwulf)和奥斯布加(Osburh )的第四个儿子。奥斯布加是阿泰尔沃夫管家的女儿。[4]阿尔弗雷德的童年在一个战乱的时期度过,丹麦维京人多次入侵英格兰,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在这种环境下,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和四个兄长都参与了抵御外敌的战斗,而年幼的阿尔弗雷德则留在家中,接受了家庭教育。[5] 大约在他四岁时,阿尔弗雷德的母亲奥斯布加去世。十二岁时,阿尔弗雷德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帮助他学习阅读和写作,后来他通过使用教堂的文献克服了这个问题并学会了阅读和写作。在他的童年时期,阿尔弗雷德曾经担任过一个高级职位——领事(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上的罗马领事官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