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兀鹫[jiù](学名:Gyps indicus),属于鹰科、兀鹫属,体长约89-103厘米,体重约5.5-6.5千克,属大型猛禽。以细长的颈和薄而细长的喙区别于其他兀鹫。头颈深灰黑色,有较短绒毛,多褶皱。身体羽色大部为浅棕至深棕色,显得脏污,飞羽深褐色,尾羽近黑色。[2][3][5] 长嘴兀鹫主要分布于南亚次大陆,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它们栖息在城市和村庄附近的耕地和开阔地以及森林等地带,主要出现在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只在悬崖和废弃的建筑物上筑巢。[2][3] 2021年长嘴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4]
命名
最早发现并命名长嘴兀鹫的是奥地利博物学家斯科普里(Scopoli,1786),模式种采集于印度,学名中的“Gyps”来源于印地语中的“兀鹫”。[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