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1194-1269),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祖籍浦城(今属福建)[a],中国南宋江湖诗派诗人。[2][5][1][3]南宋宁宗、理宗时代,曾在朝任职,做过小官,后隐居钱塘西湖边。[1][9][3][10] 叶绍翁本姓李,祖父为做过刑部侍郎的李颖士。[1][5][11][12][13]李颖士受主战派统帅赵鼎牵连被罢官,此后家道中衰。叶绍翁出生后不久,就被过继给李颖士的至交叶笃的儿子叶阳尔为孙,改姓叶。后来叶绍翁跟随叶适学习。[1][5][11][14][13][12]南宋宁宗、理宗时代,叶绍翁曾通过科举入仕,在朝任职,做过小官。后来叶绍翁放弃官职,隐居在钱塘西湖边。[15][1][9][3][10][11]
在文学上,叶绍翁博学工诗,[3]擅长写七言绝句,多取材于农村或底层人民的生活,[9][16]著有诗集《靖逸小集》,代表作有《游园不值》《田园三咏》《嘉兴界》等。[4][7][8][3]《四库见闻录》中记述:靖逸,犹安逸。绍翁有安逸闲适之情趣,故晚号靖逸。是集以其号名。所收诗作,多清雅闲适、兴会悠远之品,亦不乏精美之作。[17]此外,他也有《题鄂王墓》这样壮怀激烈的作品,南宋以后的岳王墓诗大多延续了叶绍翁《题鄂王墓》的风格。[3]他还有作品《四朝闻见录》流传较广,[5]后被收入《四库全书》。[18][14]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