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文明、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登州蓬莱人(一说祖籍是安徽定远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1][6][7][3][5][8][2][9]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17岁的戚继光就承袭父亲戚景通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qiān]事。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戚继光调任浙江,开始和俞大猷联合抗倭,期间戚继光招募义乌兵,组建鸳鸯阵,发明新式武器,训练军队,在岑港台州、横屿等地屡挫倭寇,被朝廷升为都督同知、世荫千户。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二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与倭寇的战斗中取得胜利,从而平定倭患。隆庆初年,戚继光被朝廷调往[]门,任职神机营副将、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抵御蒙古入侵。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数年后被劾罢归乡。[10]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戚继光在家中病逝,享年61岁,谥号“武毅”。[1][4]
戚继光留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作品。戚继光发明了新式冷兵器狼筅”与新式火器无敌大将军炮虎蹲炮等,为明朝末年的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以及古代的军事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1][2][1]明史》曾评价过戚继光,认为他果敢刚毅。[1]晚清著名启蒙思想家郑观应也曾评价过戚继光,说他既通晓阵法又精通兵器,是一个全方位的军事人才。[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