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
1
4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6日或22日),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
1904年9月29日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罗格县维里亚村的一个工人家庭。奥斯特洛夫斯基10岁时为地主放马,11岁时做童工,12岁时在车站食堂做烧水工。1919年红军进入乌克兰时,15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第一批加入共青团,之后加入红军第一骑兵师,投入苏俄内战。在战场上奥斯特洛夫斯基奋不顾身,后因头部和腹部受重伤于1920年退役。1923年任乌克兰别列兹多夫共青团支部书记,1924年加入乌克兰共产党,次年健康情况恶化。1929年全身瘫痪,1930年移居莫斯科,同年彻底失明,开始创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终于1933年6月完成。1932年成为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成员。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被苏联政府授予列宁勋章。1936年留下最后一部作品《柯察金的幸福》[3],1936年12月26日(一说22日),因肾结石和胆汁中毒逝世,年仅32岁。[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问世之日起,就激励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了理想献出自己的一生,成为无数人的精神力量之源。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2]

人物经历

童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