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英语: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PUMC或协和医学院),[4]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全国重点医学院校,[1]“双一流”建设高校,[20]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1]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9]学院实施“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16]是中国最早设置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学校,[4]也是将医教研产整合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院校。[16] 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22]原中文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4]开启了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举办历程,[23]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并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4]1957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并,[4]1959年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78年改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4],1982年首次授予了硕士学位,[24]1985年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4]同年首次授予了博士学位;[24]1996成立第一所中国的护理学院,同年,首批护理专科的学生和硕士生入学;[25]在2006年,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22]2017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6]2021年12月26日,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成立。[27]2023年7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中国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8]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19.30万平方米[f],院校已发展成为拥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10个学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9][7]校本部及各科研院所教职工3329人,6家附属医师资8823人。专任教师837人,外聘教师14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2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5.1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82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8.45%。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18:1。生师比为11.77。在校生数15147.0,折合教师总数为1287.0人。[7][g]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 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三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e];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涵盖5个学科门类。可分别授予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医理双博士、工学博士、医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哲学硕士等学位。[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2025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主榜参考排名13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201-300位。[10]同时,学校也在艾瑞深校友会2003-2025年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表现最为优秀,综合排名最高,办学水平最高,10次跻身全国50强,夺得2025中国医药类最好大学排名冠军。[12]在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总榜)位列33位,星际为7★,办学层次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1] 学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