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菌(Tuber magnatum Picco)又名意大利白块菌、白松露菌。块菌科(Tuberaceae)块菌属(Tuber )真菌。 分布于意大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希腊、瑞士和法国南部等地区。通常生长在土表下2-5厘米的土层中。为外生菌根真菌,共生的树种主要为阔叶树杨树(Populus spp. )、柳树(Salix spp. ) 和椴树(Tilia spp. )。[4][2][3][5][6][7] 大块菌子实体形状不规则。新鲜时呈淡白色、浅黄褐色、黄褐色或浅绿灰色,常带有锈褐色色斑,表面平滑无绒毛。产孢组织幼嫩时白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有白色大理石状脉纹。[2][3]
大块菌是珍贵的食用菌,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和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ad.) 一起被誉为“地下黄金”,是世界上最为贵重的天然食物。[2][3][5]2023年2月9日,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的森林综合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白松露首次在国内人工种植成功。[8] 命名
1788年,意大利真菌学家Pico 将大块菌命名为 Tuber magnatum,作为其被普遍接受的学名沿用至今。属名Tuber 来自拉丁语 Tuber,意为肿块或肿胀。种加词 magnatum 意为“大的”,因此中文名为大块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