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meningitis)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脑脊膜炎症。[1]脑膜是包绕脑和脊髓的组织,脑膜由3部分组成: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脑膜[4],脑膜炎是脑膜的炎症状态,可以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药物引起,脑膜炎包括硬脑膜炎和软脑膜炎(软脑膜、蛛网膜和脑脊液的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病毒或真菌、非感染疾病或药物引起。[2] 临床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为主要表现,根据病因的不同还可出现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皮疹、偏瘫等等。常用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胸部X线等等。[1]脑膜炎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对因治疗如病毒性脑膜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化脓性脑膜炎需要抗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需要抗结核治疗、真菌性脑膜炎需要抗真菌治疗,对症治疗如头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癫痫发作可选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脑水肿在病毒性脑膜炎不常见,可适当应用甘露醇,经过治疗后症状一般可得到缓解。[1] 病毒性脑膜炎在夏秋季节高发,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终年发病。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脑流)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先后在中国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5]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