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清朝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短篇小说集
1
4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英文名为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1]
《聊斋志异》创作于清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2]。其内容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3]
《聊斋志异》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初刻,一问世就风行天下,其后200年间,翻刻本竞相出现,并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文言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再度兴盛的局面。《聊斋志异》不仅在中国深远,而且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很大影响。19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英、德等六十几种外文译本。它已被写进一些国家的百科全书,从而成为享有很高声誉的世界名著。从20世纪20年代起,便出现了根据该小说原本改编的影视剧,约有70多个版本。[1][3][4][5]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