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茄科茄属草本植物
1
4
白英(学名Solanum lyratum Thunb.)[2],别名山甜菜、蔓茄、排风藤等[1],为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草质藤本植物[1][2]。白英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南半岛也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西藏甘肃以及东部大部分省区。[1][3]。白英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对气候、土壤要求比较宽松[3][4],其主要生长在海拔600-2800米草地或路旁、田边等地。[1][5]
白英长0.5-1米,茎及小枝均密被具节长柔毛。叶互生,多数为琴形,裂片全缘,中裂片较大,通常卵形,先端渐尖,叶柄被有与茎枝相同的毛被。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疏花,被具节的长柔毛,花梗无毛,萼环状,萼齿5枚,圆形;花冠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浆果球状,成熟时红黑色;种子近盘状,扁平。花期6-10月,果期10-11月[1]
白英可作为中药材以全草或者根入药,根据中国药用典籍《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其味苦性平,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胆囊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等[4]

历史记载

白英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其药用价值最早可追溯到《尔雅》,在《本草纲目》以及《中华本草》均有记载,《神农百草经》将其列为上等药草,同时白英作为药物在韩国也有悠久的历史。[6][7][8]白英之名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别录》云:“白英生益州(今四川成都)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新修本草》云:“此鬼目草也。蔓生,叶似王瓜小长而五[]。实圆若龙葵子,生青,熟紫黑。”《本草拾遗》引《尔雅郭璞注云:“似葛叶,有毛,子赤如耳珰珠,若云子熟黑,误矣。”《纲目》收于草部,载:“此俗名排风子是也。正月生苗,白色,可食。秋开小白花,子如龙葵子,熟时紫赤色。”《百草境》曰:“白毛藤,多生人家园圃中墙壁上,春生冬槁,结子小如豆而软,红如珊瑚,霜后叶枯,惟赤子累累,缀悬墙壁上,俗呼毛藤果。”《纲目拾遗》云:“茎、叶皆有白毛,八、九月开花藕合色,结子生青熟红,鸟雀喜食之。”综合诸家本草所述形态,再参阅《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之附图,与今茄科植物白英特征相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