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中国现代女作家
1
5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yīng],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人,在上海出生,是中国现代女作家。[1][2][3][4]
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取名张煐,一直随父亲居住,十岁时才将名字改为张爱玲。1932年张爱玲便在圣马利亚女校校刊上发表作品,1937年从该校毕业,两年后进入香港大学就读,之后凭借《天才梦》在文坛崭露头角。之后因为战乱,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返回上海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次年,她所著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经发表,一举成名,在之后两年期间,接连发表《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和白玫瑰》《金锁记》等小说。[5][4][6]张爱玲曾和胡兰成有过两年的短暂婚姻,因胡兰成的出轨最终离婚收场。[7]
1955年,张爱玲移居美国,为了生计,张爱玲编写电影剧本,先后编写了《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财两得》等剧本,之后相继被聘为迈阿密大学驻校作家、马萨诸塞州德克利夫大学朋丁学院驻校作家。到美国后张爱玲结识了赖雅并结婚,结婚仅两个月赖雅就中风处于半瘫痪状态,张爱玲一直将赖雅照顾到他去世。[7][8]1967年张爱玲任雷德克里芙女子学院驻校作家,开始翻译《海上花列传》。1969年,张爱玲任职于加州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1971年,张爱玲从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离职,便开始了隐居生活。在此期间,她的长篇小说《怨女》《半生缘[a]《张爱玲小说集》《流言》先后在台湾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4][5][6]
张爱玲的小说常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挖掘女性在情欲上的痛苦和体验,展现物欲对人性的异化;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把中国古典小说风格与现代西方写作技巧进行有机融合。她小说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借鉴她的手法理念进行创作的作家为数不少。[9]美国汉学家夏志清在他所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