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丹

豆天蛾幼虫的俗称
1
4
豆丹是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幼虫的俗称,又叫豆虫、豆青虫,隶属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是一种取食豆科植物的食叶类昆虫。其为完全变态发育。豆丹是[zhú]性幼虫[a][2]共5个龄期,各龄期形态差异明显,主要通过头壳形状、尾角形状和颜色加以区分。[7]包括4个发育阶段:虫卵、幼虫(豆丹)、虫蛹、成虫(蛾)。[9][7]
豆丹与蚕相似,体近圆柱形,老熟幼虫(豆丹)体长90毫米左右,[10]口器向下,胸足和腹足粗短。呈黄绿色,体表密生黄色小突起。[2][7]成熟之后会钻入地下蛰伏,待来年羽化成成虫。主要寄主为大豆、刺槐、洋槐、藤萝葛属黎豆属植物。[11][12][13][14]其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4]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不同种类昆虫为食品的习惯。“豆”即大豆,“丹”寓意仙丹,意指营养丰富,用途广泛。[10]豆丹的组成除了水分外,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占63.2%,含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 而且异亮氨酸赖氨酸等3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适中,占总氨基酸量的47.23%。其蛋白质比肉类、鱼类、 植物类蛋白质更适合人们身体的需要,组成也更合理,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质资源。另外,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钙、磷、镁、铁等含量非常高,维生素E含量也较高。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14][15]

形态特征

豆丹包括4个发育阶段:虫卵、幼虫(豆丹)、虫蛹、成虫(蛾)。[9]豆丹卵椭圆型2~3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褐色。老熟幼虫(豆丹)体长90毫米左右,黄绿色,体表密生黄色小突起。胸足橙褐色,腹部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倾斜的黄白色条纹,臀背具尾角一个。蛹长约50毫米,宽18毫米,红褐色。成虫体长40~45毫米,翅展100~120毫米,体、翅黄褐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