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别称“黄埔滩”,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2]外滩全长大约为1.5千米,总面积约100.8公顷,向南以延安东路为界,向北以苏州河上的上海花园桥为界。[1][3]外滩与东方明 珠电视塔隔江相望,是欣赏东方明珠电视塔最佳位置。[7] 1843年,外滩中段就开始建设有多所外商洋行、银行。1844年,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和法国等殖民者在租界区大肆实行殖民活动,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建设也由此开始。1854年,上海海关大权被英法殖民者控制。[8]自此以后,外国银行、商业银行、协会和报纸机构等开始聚集外滩,外滩也因此开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地区的金融中心。同时,上海外滩建筑也陆续建立起来,且在不同建设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经过重修和借鉴,一幢建筑往往会呈现不同的建筑风格。[1][9]1945年,中国收回了各国殖民者的租界经营权,外滩的“万国建筑”已基本成型。[8][10] 外滩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遗迹,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风格包括西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等,[5][8][11]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12]外滩景点众多,除了风格鲜明的建筑还包含其他种类景点。主要包括和平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楼、黄浦公园、外白渡桥、外滩信号台、十六铺、外滩观光隧道、外滩观光平台、外滩历史纪念馆、黄浦公园水文站、陈毅广场等。[13][14][15][16] 1995年,外滩被评选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17]199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上海外滩建筑群”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2007年4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面向世博的新一轮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7月,外滩开始综合大改造。[9]2015年4月,上海外滩被评为首批历史文化街区。[2]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