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首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1
4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远东美军总司令、首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2]
麦克阿瑟出身于美国军人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三。[1][3]1899年,麦克阿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美国西点军校,1903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麦克阿瑟被分配至工兵部队任少尉军官,不久随军调往菲律宾[a]驻扎。次年,因病返回美国。病愈后,麦克阿瑟担任父亲的副官,期间随父亲在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地考察军事。1913年,麦克阿瑟调职到美国陆军参谋部,次年被派往墨西哥维拉克鲁兹,弹压墨西哥革命,战后晋升少校。[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出任美军第42师(彩虹师)的参谋长,赴法国参加西线战场的作战,期间接任“彩虹师”师长,并屡立功勋。一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出任西点军校的校长,对校务进行改革。1923年起,麦克阿瑟前往菲律宾服役,参与镇压“菲律宾侦察军叛变”。1930年升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加临时上将军衔,因在1932年发生于美国的“美国失业军人游行”事件中进行残酷镇压,引发争议。1935年,麦克阿瑟卸任参谋长职务,再度前往菲律宾,后出任“驻菲军事顾问团”。在菲律宾任职的第二年,麦克阿瑟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称号,1937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现役。[1][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再度服役,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因日军大举进攻菲律宾,被迫率军退守巴丹半岛,后撤往澳大利亚。1942年,麦克阿瑟出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先后指挥了新几内亚战役菲律宾战役,迫使日方10万军队向其投降,1944年晋升五星上将二战结束后,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统帅”主持和安排日本受降仪式。此后,麦克阿瑟一直驻留日本,对战后日本进行社会体制改造。[1][2]
朝鲜战争期间,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兼驻日盟军总司令与美国远东司令部总司令,指挥仁川登陆,跨过“三八线”,将战火推进至鸭绿江边,后被中、朝联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面对“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持续败退,麦克阿瑟在公开场合宣扬战争扩大化观点,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解除职务。1951年4月麦克阿瑟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发表告别演说,结束自己52年的军旅生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