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巫闾山-抖音百科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六山、广宁大山等。“医巫闾山”是古东胡语的音译,为大山之意,今简称闾山[1]。医巫闾山位于辽宁西部北镇市与义县交界,是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是大凌河和下辽河水系分界线,也是辽西与辽东、辽西丘陵地区与辽河平原地区的人文与地理分界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长45千米,宽14千米,面积630平方千米[4][7]。属阴山山系松岭山脉,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是中国五大镇山之北方镇山[8]。 医巫闾山属暖 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8℃,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3]。地质构造属前震旦纪构造层,属燕山沉陷带的的断层褶皱山脉[9]。母岩多为花岗岩、片麻岩[10]。水资源大部分来自天然降水,地下水主要蕴存于花岗岩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6]。矿产资源以金矿为主,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金矿之一——排山楼金矿[6]。1986年医巫闾山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459种,野生动物1587种,包括1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 医巫闾山与五岳齐名,同为山岳祭祀场所,是中国古代封禅文化的代表,其镇山地位确立始于尧舜时期[12]。乾隆皇帝曾钦定“闾山八景”:道隐谷、圣水盆、桃花洞、吕公岩、望海石旷观亭、万年松、蝌蚪碑等[7]。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以山、石、水、松、洞等景观著称,医巫闾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十大景区:大石棚、圣水盆、观音阁、白云观、辽代萧太后蜡像馆、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读书堂、玉泉寺、药王庙、祖峰长城,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阁、玉泉寺两景区连为一体。[11]。 命名
医巫闾山古代称谓甚多。秦汉以前多称作:无虑山、无闾山、医无虑山、医无闾山[8]。秦汉以后则称作:医巫闾山,这些音同字不同的称谓,均是东胡语“伊克奥刺”的汉字音译,意为“大山”。从金代在北宁地方设广宁府路始,山因城名,又称为“广宁大山”;现在一般简称为“闾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