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昶

元末政治人物
张昶(?—1367年7月),北平宛平(今北京市西南)人,元末政治人物,西吴[a]中书省参知政事。[2][3][4]
张昶起初在元朝担任户部尚书,元至正二十二年(韩宋龙凤八年,公元1362年),张昶奉元顺帝之命南下招降,被还未称帝的明太祖朱元璋留用,为其制定典章制度并参与裁决军政大事,深受朱元璋信任,其官位累迁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张昶因曾是元朝大臣,虽然归顺了朱元璋,但仍心念元朝。张昶上书为朱元璋歌功颂德,劝其及时行乐,被朱元璋的谋臣刘基当廷呵叱为想效仿秦朝时的权臣赵高。张昶还劝朱元璋重刑法,对民众实行严厉的统治,以削弱朱元璋的力量,帮助元朝复兴,但这些建议没有被朱元璋采用。张昶暗中托人向元朝捎带书信,被同在中书省为官且嫉妒张昶才华的杨宪告发。事情败露后,张昶在自己的书信背面写下“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句子,朱元璋认为张昶决议反叛。[1][5][6]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公元1367年)六月,张昶因谋叛罪被朱元璋诛杀。[1][4]
明代学者郎瑛评价,张昶归顺朱元璋的行为,是有蜀汉姜维之志,但在生死关头,张昶的行为显示出他还是忠于元朝的。[7]当代学者尹蕾认为,张昶被诛杀,是朱元璋稳定政局,巩固地位,加强统治的政治目的需要。[8]

人物生平

南下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