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2007年5月出现了太湖蓝藻污染事件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是指2007年5月发生在无锡市的蓝藻污染事件,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提前爆发,并不断向外扩散。无锡市民家中的自来水也受到污染无法饮用,多家超市内的饮用水被抢购一空,无锡市政府启动紧急预案,采取相关措施恢复水质,同时加大市场饮用水的供应量。同年6月2日,自来水厂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饮水问题暂时缓解。[1][2][3]
太湖周边城市认识到了问题,对发展方针进行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恢复生态平衡,构建生态环境竞争力。[4]

事件背景

太湖有着强大的生态系统支撑着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支撑自身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如果其生态功能受损,周边地区也将受到影响。[5]
2007年5月21日,松花江支流、淮河干支流、海河干流及“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加重,在发布今年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提到。各方观测数据也显示:2007年夏天,气温高降水少,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了5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蓝藻提前爆发,从而影响了地下水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