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

1938年在山东发生的战役
1
4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会战、鲁南会战、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与日军濑谷旅团于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a]在台儿庄发生的大规模会战。[4]该战役是对抗侵华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斗,也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5]
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6] 此前,日本侵略军已经占领了南京和济南,并计划夹击徐州台儿庄作为徐州的门户,成为了日军夹击徐州的首要目标。日本濑谷支队于3月24日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第31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日军多次尝试突袭,但第31师坚守阵地,并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随后,日军主力又试图从北门突袭,但也未能突破中国守军的防线。 在第31师的围攻下,日军于3月28日被困在台儿庄,损失惨重。中国军队随后完全包围了台儿庄,并展开了进一步的攻势。 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了攻击。日军努力争夺台儿庄市街,并占领了部分地区。然而,中国军队不断进行反击,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入了激烈的街垒战。 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日本濑谷支队。战斗一直持续到7日凌晨,被包围的日军全部被歼灭,只有一部分日军突围至峄县附近固守待援。[7]
在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队获得胜利,击败了日军并获得了大量战利品。[7][8]然而,这并没有改变日本对徐州的进攻计划,但对中国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看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9][4]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1]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开始全面侵略中国,首先在河北宛平卢沟桥一带展开行动。日军40万兵力分四路南下,一路经平绥、同蒲路攻击山西,一路经平汉路进犯河南,一路经津浦、胶济路进攻山东,一路沿平绥路进攻绥远。与此同时,日军还挑起华东战端,进攻上海。11月,日本军队占领上海,12月13日攻陷南京并发动了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打通津浦路并于武汉会师,他们将徐州作为攻击的重要目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