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单子会又叫“骊山古庙会”“骊山老母女媒节”“善嗣会”“传子会”或“禅子会”,[2]是纪念骊山老母女娲氏的节日,是集祭祀、歌舞、文娱、商贸于一体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1][2]女娲圣母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神,为了纪念她的伟大功绩,人们会在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举行盛大的庙会。民众会前往骊山老母殿朝拜女娲老母。[3][4]骊山单子会如今已成为不能割舍的家乡情怀,跟着家人一起上山赶会的记忆也汇聚沉淀成此地的共同印象。[5] 起源与变迁
骊山单子会是流传在临潼地区的原始风俗遗迹。[2]骊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传说中的骊山老母是上古三皇之一的“女娲氏”。[6]女娲圣母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神、始祖神,[3]相传女娲采五色石补天、抟土作人,倡婚姻而繁衍人类,后世便尊其为“骊山老母”,并且当地人把骊山老母看做是送子神仙。[4][5]人们会在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举行盛大的庙会,祭奠她的伟大功绩,历时五天,最多可达20万人。[3][2]关中地区的民众会自发地前往骊山老母宫朝拜女娲老母,为了表示心诚,祭拜者将在会日前一天下午登山,携带床单和干粮,夜里就住在观院中,三五成群铺张被单席地而坐、卧地而眠,故民间又叫“单子会”,也是劳动人民在夏收大忙后休闲上山避暑的节日。[3][7] 习俗活动
传说老母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五,这一天山上会举行各种的文化活动,传统道场法事,抽签解卦占卜,秦腔戏曲表演等。东、西绣岭上的大小寺、观、庙、院,不分佛、道,都是香客盈门,香烟缭绕,钟声阵阵。人们会将带来的桃子、糕点等贡品交给庙里的工作人员,摆放在神像前,还会进庙烧香、许愿,讨个吉祥,并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购买庙中的吉祥物。庙会中还有许多有趣的风俗,譬如当人们献上供果,庙里的道姑要将老母的供果返还几个,这就是“带福”的讲究;祈子者向骊山老母祷告求子,殿中老道以红绳拴铜钱付之,人言“心诚则灵”,或言之“有求必应”;山上还有一颗巨大的许愿树,树上的布条上写着人们心中美好的祈愿,挂许愿条也有讲究,不能借用任何辅助道具,必须诚心诚意往上扔,扔得越高,那愿望实现的希望也就越大。[4]还有皮影戏、锣鼓队、扭秧歌表演,给庙会增添了空前热闹的气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