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单位

用来衡量降雨量的度量单位
降水量单位(英文:Precipitation unit),是用来衡量降雨多少的一个度量单位。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mm)或升/平方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一般以24小时为单位,有时情况特殊,如大暴雨也以短时来计算如1小时。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日、月、年降水量,累年年(日、月)平均降水量等。[3]如果换算为降水量的平均水深,100毫米的降水量等于100升/平方米的降水量,相当于1平方米平均有0.1米深的降水量。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雨淞、霜、露、雾和雾淞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2]降雪量是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水:雪)的比例换算。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赤道带降水春分秋分相对较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北半球温带大陆西岸降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3]

概述

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日、月、年降水量,累年年(日、月)平均降水量等。[3]
2020年6月1日至7月28日南方地区区域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