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德厚

原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
1
4
仵德厚(1910年2月—2007年6月),男,陕西泾阳县龙泉乡[luò]仵村人,原国民革命军少将师长。[1][2]曾任咸阳市泾阳县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6]
1910年,仵德厚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龙泉镇。1926年3月,仵德厚加入冯玉祥西北军[3]1927年4月,仵德厚随冯玉祥离陕开赴中原参加北伐战争,战后升任副营长。1930年,在河南豫东阎、冯讨蒋中原大战中,仵德厚升任连长。[7]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仵德厚时任第三十军第三十师第八十八旅一七六团第三营营长,奉命率军开赴河北前线抗日。1938年3月,仵德厚率部增援台儿庄战役并取得台儿庄大捷,因战功被授予金质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宝鼎二等勋章,后参加武汉会战。仵德厚当时已经升任第三十师一七六团的团长。[8]
1941年6月,仵德厚调到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高教班学习。毕业后任国民党第三十军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6]1948年,黄樵松戴炳南商议率部起义之事,戴炳南与副师长仵德厚商议对策,二人商议结果是向阎锡山告密,导致最终起义失败。[9]1949年,在太原解放后,时任国民党三十军二十七师少将师长的仵德厚被俘,判刑十年。[10]1975年被政府特赦后回籍务农,曾任陕西省泾阳县政协委员。[6]2007年,仵德厚病逝于家乡,享年97岁。[8]
对于个人一生的经历,仵德厚自己在晚年总结道:“十五离家六五还,在外流落五十年。抗日战争整十四年,每战都在第一线。半生戎马半生监,两袖清风遣农田”。[8]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