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

原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
1
4
孙元良(1904年1月-2007年5月25日),于四川省成都府华阳县(今属双流区)出生,祖籍浙江绍兴,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国民党高级将领。[1]
孙元良18岁来到南京并进入南京高师附属中学读书,1924年录取黄埔军校,成为步兵科第一期学员并成功毕业,1926年任第1师第1团团长并参与北伐。1928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后辍学回国。1932年1月28日任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的孙元良带兵参加“一·二八”淞沪会战,获得宝鼎勋章并升任第五军第88师副师长,同年,升任师长。1937年8月13日,孙元良指挥262旅开启了“第二次淞沪会战”。此前一日,该旅已抢先占领闸北火车站、宝山路八字桥等一线要地,坚守76天,粉碎了日寇“三月亡华”的白日梦,[2][3][4][5]因此战获得云麾勋章,荣升为第72军军长。1937年12月孙元良率领第八十八师参加南京保卫战,这场战役战况惨烈,第八十八师表现英勇,孙元良最终乔装逃脱。孙元良1939年游历英法德意等国,回国后任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29军军长。[6][7]1944年率部参加黔南战役,抗战胜利后获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8]1945年5月驱逐了广西全境的日军。内战爆发后,孙元良任第16兵团总司令,淮海战役中,16兵团被全歼,他孤身潜逃。1946年冬,孙元良调任重庆警备司令。[9]1949年10月,在川东防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部下起义投降,他逃往台湾。[1][10][3]
1949年12月孙元良到台湾后,曾去过日本经商,也曾经担任高雄县的瑞祥针织公司董事长。[11]2007年5月25日,孙元良在台北去世,享年103岁。不过因孙元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都存在临阵脱逃的行为,也被称为“飞将军”。留下的著作有回忆录《亿万光年中之一瞬》《国民日记》以及《世界军事史》等。[12][1][13][14]孙元良的儿子孙祥钟(秦汉)也成为了著名电影明星。[13]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