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蒙哥马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军事指挥官
1
4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1976),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13]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顿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5][1][14]早年就学于圣保罗公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在英属印度服役,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在各参谋学院进修,并进行军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率部与比、法军并肩作战。[15]希特勒攻打西欧时,蒙哥马利得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赏识,1940年被派往非洲作战,在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扭转了北非战局。[1][16][17]1943年5月,蒙哥马利与盟军配合,于突尼斯战役中全歼北非残敌;[18]同年7月,蒙哥马利率英军第8集团军成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1944年,他协助艾森豪威尔成功指挥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并于9月晋升为陆军元帅。1945年春,蒙哥马利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之后又向波罗的海进发,同年5月,他代表盟军接受了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的投降。[1]二战结束后,蒙哥马利先后担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军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大英帝国总参谋长、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北约最高司令部副总司令。[1][19]1958年,他结束50余年的军旅生涯,宣告退役,成为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1][7]退役后,蒙哥马利以民间人士身份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先后访问苏联南非印度埃及等国家,曾于1960年5月及1961年9月两次访问中国 [19][20]并在第一次访华期间提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三个原则,即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两个德国,各地外国武装部队应撤回本国。[21]
1976年3月25日,蒙哥马利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享年89岁。因其在世界军事领域享有声誉和威望,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战争所作出的贡献,称他为”威灵顿的继承人”。[1][7]蒙哥马利致力于军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主张在建军和战备训练上进行革新,同时在作战中集中兵力,积极进攻,并重视战前的充分准备,[7][22]强调高级指挥员能够凝聚士兵、激发鼓舞其信心力量。[22]蒙哥马在二战中赢得了多次的胜利。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他:“他从埃及的黎波里突尼斯西西里和南意大利,经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直达波罗的海易北河,旌旗所指,战无不胜,未尝有丝毫失误。”[1][20][23]蒙哥马利著有《蒙哥马利元帅大战回忆录》《正确判断的方法》《领导艺术之路》《三个大陆》《战争史》《回忆录》《战争史》等作品。[4]

人生经历

少年生活